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630文学 www.630wx.com,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研究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文化霸权”现象。我们今天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美国占据着当今互联网资源的绝对垄断地位。“当我们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国际英特网接轨后,其实不是进入了什么‘国际英特网’,而是进入了‘美国网’,跑的是美国的信息公路,乘的是美国人造的信息车,停的是美国人建的信息站,看的是美国人起的地名,遵守的是美国人制定的交通规则……英特网一切都是由美国人发动并主导游戏规则的革命。”美国前助理国务卿托尔波特在谈到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原因时毫不掩饰地说:“技术是一个重要因素。即使是最坚固的边境亦不断受到收音机、电视、传真机和电子邮件的冲击和渗透。”在网络时代这种渗透变得更加隐蔽和复杂。凭借在网络资源和网络技术上的霸权地位,源源不断地向其他国家和地区输出他们的政治思想、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观念,以达到其和平演变的目的。正是在西方意识形态的强力渗透下,许多发展中国家接受了并不适合其国情的政治发展模式,结果导致政局动荡、经济倒退,人民和国家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中国正处在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各类社会问题和矛盾在一定时期内会表现得比较严重和尖锐,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正处于激烈的动荡和交锋之中。面对互联网上来势凶猛的、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价值文化的冲击,民众易于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很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同程度地消解我们国家国情和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出现意识形态和政治信仰的危机。因此,防止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意识形态通过互联网渗透、瓦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显得格外必要和迫切。在一定范围内对网络参与行为和网络言论进行引导、监督和控制是维护社会稳定需要的必然选择,否则网络参与就有沦为政治冲突和社会动荡催化剂的可能。

    其次,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受到互联网上多元意识形态冲击。当前,国际互联网已经成为多元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传播扩散和竞争角逐的重要阵地。各色各样的意识形态在网络上激烈碰撞,直接交锋。其中有些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相一致,是现阶段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有益补充,而更多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较大冲击。网络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互联网不是天上王国,互联网上出现的种种现象必然来自于现实社会。当前从国际上看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种族之间意识形态的斗争不断深化。国际上各种各样的声音传入国内,与国内的某些现实情况相结合产生了一些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左的边缘意识形态,并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认同。从国内上看,当前的中国既处于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重要发展机遇期,又处于社会转型期。大量社会矛盾凸显,贫富分化、官员**、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等结构性矛盾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也使社会对主流价值观产生怀疑。在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受到些许质疑的同时,一些边缘化、受到西方文化强烈影响的意识形态会趁虚而入,企图借助互联网信息传播机制对广大网民进而在全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获得民众的支持与认同。应该说我国大多数人民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某些边缘意识形态有较强的是非分辨能力,不会受其影响。但是,作为网民中主体的青年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又缺乏社会的历练和较为深厚的人生阅历,容易受到享乐主义、无政府主义、功利主义等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容易表现得比较极端和情绪化,进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对个人和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实事求是地说在互联网上出现的各色各样意识形态已经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构成冲击,这个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要通过多方努力主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

    四、诱发“沉默螺旋”效应

    “沉默的螺旋”(the spiral of silence)概念最早由德国女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伊曼提出,她在1980年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假说进行了全面的阐述。诺依曼认为,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特征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在这种环境下,会对少数意见带来压力而对多数意见带来安全感,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的社会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opinion climate)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一般来说,沉默螺旋理论认为,在公共舆论中,人们在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形成压倒性意见;而对于少数人持有的观点,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选择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而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循环往复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进程。

    通过对公民网络参与公共政策过程案例的考察,我们发现沉默螺旋效应确实广泛存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意见少数派被迫沉默。某一热点事件发生后,互联网上会存在多种意见。当人们看到与自己一致的观点的点击量高、跟帖多,就会更加积极地参与进来,进一步强化这种观点并导致其向更大范围扩散,促使网络形成主流观点或压倒性意见,而持相反意见的人往往选择沉默。少数派或者其他意见出现的频率就会越来越少。这是由于网络参与中意见表达易于情绪化和极端化的特点,持与主流意见相反观点的网民顾虑受到大多数人的怀疑与批评,宁可选择与大众态度、立场相符的倾向表达意见,或是干脆选择沉默,避免被数量众多的主流意见持有者群起而攻之。久而久之,少数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多数一方意见更大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进程,少数人意见被主流意见所淹没。其次,大量“潜水”者选择沉默。在网络论坛中,有一类人经常登陆并浏览帖子,但很少发帖或回帖。网络上把只浏览不发贴的行为称作“潜水”。而这类长期“潜水”的网民又占到了网民的大多数,这些“潜水”者选择沉默,但无声无息地关注着互联网发生的一切,充当看客。他们与那些在互联网上经常发帖、表现活跃的网友形成了鲜明对比,也把网民分为活跃者与沉默者两类人。在沉默螺旋的效应下,少数活跃者越发活跃,沉默者数量越来越多。网络民意实际上是由那些网络活跃分子所主导和操纵,他们的意见被当成整体网民的意见来被大家所认识和接受,他们的决定被当成整体网民的决定来在网络世界中甚至现实生活中执行。倘若互联网上沉默螺旋效应以最极端的方式存在,所有的少数派都选择沉默,没有人对网上的主流观点进行质疑和批判,只存在对其的赞同、认可和对于其正确性的多重论证,这就使得主流观点沿着正确或者错误的方向走向极端。“沉默螺旋”效应会对民意表达构成干扰,使互联网上的民意并不能客观全面反映公民的真实意见,导致“假民意”的盛行,可能带来少数人的暴政,侵害多数人的合法权利,影响政府决策正义。

    而近年来学术界出现了另一种相反的观点,有学者通过对网络事件的研究认为在网络时代“沉默螺旋”效应得到消解,甚至出现“反沉默螺旋”现象。“反沉默螺旋”是一种与沉默螺旋相反的模式,公众在这种模式中是具有能动性的主体,具有独立的自我思考和自我分析能力,而不会盲从和趋同。与“沉默螺旋”效应不同,持有少数意见的公众很少采取保持沉默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免受多数意见的攻击,而常常打破沉默积极发言。如果此种开始处于劣势或是少数的意见被更多的网民接受,也可能发展成为优势或多数意见,出现少数意见向多数意见的转化。“反沉默螺旋”支持者认为,互联网的匿名性使网络发言人较少的考虑发表少数派观点带来的压力;网络的开放性会使公众获取全面真实的信息更为容易,从而产生更为独立的观点;而互联网的自由性让网民不必盲目从众,可以自由地遵从自己内心的判断。互联网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意见表达广场,对某一事件不同人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应该承认的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群体的不断壮大,网民的理性在逐步增强,持有客观理性观点的少数派会更加积极地在互联网上发出声音。出现“反沉默螺旋”效应能够有效避免民意失真和扭曲的弊端。如果随着网络参与的持续发展,在互联网上“反沉默螺旋”不断涌现,最终打破“沉默螺旋”这一传播学困境,使网络民意更客观,更具代表性,这将是网络参与的重大胜利。而从现阶段看,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沉默螺旋”和“反沉默螺旋”效应并存的局面。

    五、产生非理性群体心理

    熊彼特指出:“由于公民对政治问题往往容易产生超合理的以至非合理的偏见和冲动”,“在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这些因素对于他的国家也许是致命的。”在网络参与中,由于互联网的传播特点网民易于产生非理性群体心理,对政府决策和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的心理学名著《乌合之众》阐释了在社会群体中所呈现的群体心理和其可能产生的危害。勒庞认为:“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群体感情的狂暴,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所以群体很容易干出最恶劣的极端勾当。”公民的网络参与过程也具有勒庞所指出的社会群体心理特征。孤立的网民个体在网络空间中游荡的时候,他们并不能构成一个群体,即便他们人数众多并在时间空间上聚集在某个讨论区,如果这些人缺乏统一明确的目标,从心理学上说,也不能算作一个群体。勒庞曾对此做过精彩的阐释,他说:“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感情因暗示和相互转化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为行动的倾向,是组成群体的他人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自己意识支配的玩偶。”然而当某一热点事件发生,网民的思想和感情就可能因暗示和相互传染而指向一个相同的方向。这时,勒庞所说的心理学意义上的群体就诞生了。在网络参与意见聚集的过程中,网民往往是由于共同的志趣和爱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近乎相似的背景和经历,这使得网络民意能够快速地形成趋同,而形成一致之后又会经过“沉默螺旋”的心理强化的过程使意见不断向一个方向靠拢聚集,形成不一定理性的共同意见。由于持有相同意见人数的众多,网络参与中的个人极易失去个人独立思考的能力,受到群体意见暗示的影响从而遵循着暗示所指向的方向进行自身的行为选择。因为群体是众多个体的聚集,会产生责任的分散,即所谓的法不责众。某些网民更倾向于从事非理性的网络参与,针对某些热点事件或是个人进行极端的攻击,对政府施加压力迫使其做出符合群体意见倾向的行为,形成网络暴力。

    公民网络参与容易产生的另一个非理性群体心理是出现群体极化现象。“群体极化”一词是由美国当代哲学家、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提出。群体极化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即有某种偏向,通过个体间的相互作用而进一步加强,并使观点朝着更加极端的方向发展,保守的会更保守,激进的会更加激进,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桑斯坦认为,网络论坛损害了民主,因为我们在网络世界里更愿意寻找持有相同思想的人们,从而强化我们的观点,而不是通过选择不同的观点来挑战自己。造成群体极化的原因是团体内的“协同过滤”所造成的竞争观点的缺乏。“真实世界的互动通常迫使我们处理不同的东西,虚拟世界却偏向同质性,地缘的社群将被取代,转变成依利益或兴趣来结合的社群。”这就很容易造成言论市场的分裂,并无可避免地造成群体极化。桑斯坦在书中还列举了“波士顿茶叶党”的例子,他们仇恨政府、宣传恐怖,甚至在网上教人们如何制造炸弹。可以发现在我国公民网络参与行为中存在不少出现群体极化现象的案例,如“厦门PX”事件、“天价烟”事件、“李刚门”事件、北京“77元公租房”事件等等。当热点事件出现在互联网上,有部分网民以极端的言论针对政府或个人进行恶意批评、攻击甚至诽谤,散布流言,夸大事情的负面影响,煽动民众情绪。有的还通过“人肉搜索”等方式将当事人甚至与其相关人资料公之于众,用表现自己、攻击别人、情绪发泄等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这些非理性的言论如果在网络上形成舆论,掩盖事实真相,会带动更多不明真相的网民对政府施压,妨碍正常的社会秩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正如凯斯·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一书中指出的:网络社会的群体极化往往表现为网上异常激烈的相互争论,并最终导致政治倾向的严重分化,这样的分化有可能扩散到现实生活中来,引起某些过激行为的发生,十分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国家安宁。总之,种种非理性群体心理会在互联网和网络参与中出现或者潜伏,可能带来诸多不利影响,这需要政府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有效规避。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